中日联合修复南京城墙20周年:牢记历史面向未来

转:中日联合修复南京城墙 20 周年:牢记历史面向未来_新闻_央视网(cctv.com)


中日联合修复南京城墙 20 周年:牢记历史面向未来

央视新闻 2015 年 05 月 15 日 17:35

原标题:

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,中日联合修复南京城墙 20 周年纪念活动,今天(15 号)在南京举行。

近 400 名中日友好人士参加这次纪念活动,其中,日本代表团包括日中友好协会代表以及日本大学生共 200 多人。二十年前,日本日中友好协会发起中日合作修复在侵华战争中受损的南京城墙,以此表达日本人民对战争的歉意。

日本中国友好协会理事长冈崎温:

特别是现在日中关系面临一些困难,在二战结束七十周年这样一个特殊年份里,我们希望在深刻反省历史的基础上,面向未来,推进日中友好。

20 年前的 5 月 24 日,中日联合修复南京城墙活动正式启动,三年时间修复城墙约三公里。之后五周年、十周年、十五周年,都分别举行图片展等纪念活动,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,也不要忘记两国人民的那段友谊。

名古屋大学三年级学生浅井真奈:

我们现在所希望的是,不能回避,要正视这段历史,通过年轻人之间的这种交流活动,一起超越历史,向前看。

佐贺大学两年级学生范东洋彦:

除了了解经济方面的信息之外,我也想把自己来中国的所见所闻,特别是中国人是怎样生活的,这些好的真实的方面,带回日本。

新闻链接:修复历史古迹 抚平战争创伤

南京古城墙始建于明朝,距今已经 600 多年。它最后一次发挥军事防御功能,就是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,并在战火中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损害。中日联合修复南京城墙活动,背后还有哪些故事?

南京城墙在抗战中受损最严重的,就在中华门。1937 年侵华日军就是在这里攻打南京城,数日的激战,在猛烈的炮火攻击下,城墙受损严重。虽然很多年过去也历经多次修缮,当年的炮火和子弹留下的痕迹还依然能够看到。

弹孔犹在,城墙残存,中华门上的城楼,在战火中化为灰砾。中山门、光华门也受到不同程度损害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,南京城墙开始大规模修缮,而其中有一段,相当特别。

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副会长孙文学:当时日中协会平山郁夫会长就提出来,中日合作修复南京城墙,通过我们这个(联合)修复,能够弥补古迹上面留下来的窟窿。还有一个,就是通过修复城墙,能够医好南京人民心灵上的创伤。

1995 年,时任日中友好协会会长,同时也是国际知名画家的平山郁夫,利用自己的个人影响力,积极推动日本各界参与中国南京城墙修复。

三年修复时间里,日本各地共有 2 万多名友好人士来到南京参与活动,募集的捐款超过 7 千多万日元,中日联合修复南京古城墙,成为新时期中日和平友好的象征。

前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郁夫的夫人平山美知子今年已经 89 岁高龄,坚持代表已故的丈夫平山郁夫,亲自参加 20 周年纪念活动。她说,现在两国政府间存在一些问题,但是越是这个时候,民间的交流越要加强。

编辑:孙毛宁


中日联合修复南京城墙20周年:牢记历史面向未来
https://rhymio.moe/2025/08/15/中日联合修复南京城墙20周年:牢记历史面向未来/
作者
rhymio
发布于
2025年8月15日
许可协议